当前位置: 首页  >> 财 经  >> 热点专题  >> 查看详情

产经观察:蒸发的巨额债务 法学专家来支招

来源: 中国产经观察   日期:2024-10-28 20:44:28  点击:79218 
分享:
市场化债转股是指债权人与债务人在市场主导下,为了各自的利益,经过商议签订协议,将债权按照一定比例转化为对债务人企业股权的商事行为。在当下市场环境中,渐渐出现了利用债转股作为套路手段侵害股东利益的行为,本期节目的当事人作为公司股东便遇到了这样的困境,一步步落入对方设计的陷阱中,至今无法脱身。

今天我们就来听一听他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蒸发的巨额债务》。
 

 
朋友合伙开公司,矛盾初现端倪

据当事人王某讲述,对方当事人徐某在2013年找到自己,倡导其与鲁某、陈某、苏某在四川成都合资成立投资公司。该投资公司注册资金由5人凑成2300万元。随后,在徐某的号召下5人又发动身边的亲友成为公司小股东,筹集了2100万元的股本金。公司成立初期,徐某将公司其中的4390万元借走。

徐某按约定支付了3个多月利息后,便没有继续偿还本息。此时,股东之一的陈某带着徐某的同学、亲家廖某找到当事人王某,两人声称徐某即将破产,希望大家尽快去抵偿徐某手中的一个天然气公司,去迟了将竹篮打水一场空。据当事人王某表示,当时时间紧张,凭着朋友、公司股东这两层身份的信任,以及徐某和廖某的关系,他初步相信了徐某要破产的说法。紧接着,根据陈某派人去天然气公司考察的消息和徐某拿出的一份1.45亿元的合同,当事人王某和鲁某等人相信了该天然气公司价值1.5亿元的说法。2014年10月10日,众人用投资公司的投资款抵偿了天然气公司的股份额,当事人王某为第一大股东,鲁某次之。
 

 
立案四年无结果,背后有何隐情

当事人王某回忆道,抵偿股权之后,鲁某前往天然气公司办公考察,发现天然气公司效益一般,1.5亿元可能为虚构,但鲁某并无实际证据。就在这时,陈某、廖某组织了一次股东大会,表示将徐某个人借孙某的2500万元债务转给天然气公司承担。在对方强硬的态度下,经协商,最终由天然气公司承担2000万元债务,陈某、廖某承担200万元债务,徐某自行承担300万元债务。

2016年,孙某上诉法院要求天然气公司偿还债务。这笔债务利息每年高达400多万元,当事人王某等人曾多次希望能把这笔公司债务退回给徐某,但遭到陈某拒绝,并希望当事人王某能出面与孙某解决。

直到2020年,当事人王某和孙某达成偿还两千多万元债务的和解协议。当事人王某承接债务,并与天然气公司约定将债务股转给自己。也正是这年,孙某告诉当事人王某,他们被陈某、廖某、徐某三人欺骗了,徐某亲口说过将天然气公司高价卖给各股东,陈某与廖某从中收取好处费。当事人王某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经大量调查发现,陈某、廖某将多笔私人债务转为公司债务进行代偿,在过往获取股份时也实际并未出资。
 

 
双方对峙无果,2020年,当事人王某、鲁某向当地警方报案。同年11月7日,当地公安局以“陈某、廖某职务侵占”立案侦查。

但是直到即将撤案,该案件才被地方引起重视。2023年10月21日,当地检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诉。2024年3月15日,当地法院开庭审理。当事人王某表示,陈某、廖某涉嫌十几个案件,他未曾想到仅“职务侵占”这个案件就推迟了这么多年,至今未有结果,自己已身心俱疲。

当事人王某称,从入伙投资至今,自己的经济损失达到7000万余元,而期间陈某派人阻止当事人王某去往天然气公司调查,以及跟踪当事人王某等行为,更让其遭受精神伤害,自己将会追偿到底。

法学教授来支招
 

 
本期节目邀请了中国政法大学的著名法学教授吴丹红、北京友邦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德芳做客节目,为本案件进行专业点评。
 

 
吴教授首先指出,职务侵占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如果当事人王某所述属实,那么对方当事人陈某、廖某、徐某都涉嫌职务侵占罪。

根据当事人王某的陈述,吴教授和赵律师认为徐某可能是真正的幕后做局人,如果虚构公司估值、侵占他人财产、挪用资金等行为属实,那么徐某等人涉嫌诈骗。

吴教授表示,职务侵占罪与其他的刑事犯罪有较大区别的是,职务侵占罪一般由股东之间的问题所引起,需要控告人提供详细、扎实的证据。但在本案中,控诉金额为324万元。数额相对较少,从而造成案件的定性相对较轻,这也是案件一直在拖延的因素之一。

针对当事人王某因信任被骗的经过,吴教授也建议各位观众朋友引以为鉴,在签订数额巨大的合同时,建议请律师和评估公司等第三方机构做竞调与评估。
 

 
赵律师补充道,即使在第三方机构评估确认后,行为人在签订协议时也需注意,协议中的各项条款应完备,符合法律规定的同时具有可操作性。尤其是违约责任部分需要清晰,保证自己的权益有条款约束与保障。签订协议之后,则要及时去履行,防止发生难以预料的问题。

就案件目前的进展,两位老师一致建议当事人王某可以扩大控告人员范围,追加其他相关的刑事罪名继续控告。

在我国,判断一个案件的最终结局,有且只有人民法院才能判定,任何组织和个人只能谏言,不能干预司法公正!对于案件发展,我们节目也将持续关注。

本案涉及的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编辑:王宇

相关新闻

  • 万钢会见德国科技创新基金会董事会主席 万钢会见德国科技创新基金会董事会主席

    10月23日,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在京会见出席2024年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的德国科技创新基金会董事会主席于尔根·姆利内克(Jürgen Mlynek)。 万钢对姆利内克来华参会表示欢迎。他介绍了中国在加快经济社会低碳绿色转型、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等方面的实践。希望未来中德两国学术界、产业界围绕可持续发展相关议题深化交流合作,实现中德、中欧间的互惠共赢,推动共同发展。 姆利内克对中国在能源结构转型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等领域取得的进展表示赞赏。他表示,基础研究领域的... [阅读]

  • 2024重庆市弘扬科学家精神百场宣讲重庆文理学院专场宣讲会举行 2024重庆市弘扬科学家精神百场宣讲重庆文理学院专场宣讲会举行

    近日,由重庆市科协、市教委、市科技局、永川区委、重庆文理学院主办,永川区委宣传部、区科协等单位承办的2024重庆市弘扬科学家精神百场宣讲重庆文理学院专场宣讲会举行。宣讲活动以“大爱无疆 科教报国”为主题,以涂铭旌院士的科学家精神故事为蓝本,激励科技工作者与青年学子献身科学,助力中国式现代化重庆新发展。 重庆文理学院弘扬科学家精神宣讲团由涂铭旌院士生前同事、学生、亲属等成员共同组成。宣讲环节,重庆文理学院副校长李璐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 [阅读]

  • 2024国际青年可持续创新大会举办 2024国际青年可持续创新大会举办

    10月19日至21日,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主办,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和创合源(北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2024国际青年可持续创新大会于在四川省成都市举办。本次大会以“可持续创新,向新质生态而行”为主题,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才俊、行业领袖及政府官员,共同探讨可持续创新的新路径与新机遇。 大会设立了多个主题论坛,包括“可持续人居环境”“可持续时尚创新”“可持续艺术与AI可持续&rdqu... [阅读]

  • 2024中国—东盟工程师论坛在北京举行 2024中国—东盟工程师论坛在北京举行

    10月16日,2024中国-东盟工程师论坛北京举行。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兼国际合作部部长、中国工程师联合体副理事长兼联席秘书长罗晖,东盟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郑宗联出席论坛并致辞。田红旗院士、舒印彪院士,菲律宾技术理事会主席费德里科·蒙萨达、缅甸工程学会联合会主席钦貌泰等嘉宾出席论坛。中国科协国际合作部副部长、中国工程师联合体副秘书长何巍主持开幕式。 罗晖提出,希望中国和东盟国家工程师组织持续加强工程领域交流合作,共同推动工程技术创新,共同提升工程师能力水平,加快拓展和完善工程师...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