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财 经  >> IPO观察  >> 查看详情

鸿星科技撤回IPO首发申请材料: 上市新政“撤单潮”下的战略校准再出发

来源: 中国产经观察   日期:2025-10-15 17:02:12  点击:89163 
分享:
       2023年8月27日,证监会发布《证监会统筹一二级市场平衡优化IPO、再融资监管安排》(下称“827新政”),宣布“根据近期市场情况,阶段性收紧IPO节奏,促进投融资两端的动态平衡”。这一旨在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的监管变革,深刻重塑了IPO市场生态。
       如今政策实施已满两周年,其监管实效与市场影响已清晰显现。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8月27日,过去两年间A股拟上市企业中,已有约560家主动撤回IPO申请,一场规模显著的“撤单潮”成为市场关注焦点。这一现象背后,既是监管端审核标准持续提升的直接体现,也反映出企业端的战略调整。
       与此同时,注册制改革深化背景下,沪主板市场定位愈发清晰。2024年4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对沪主板IPO审核规则进行重大调整,核心在于强化主板“大盘蓝筹”定位,对企业规模、行业地位、持续盈利能力等指标提出更高要求。9月29日,上交所公告显示,决定终止对鸿星科技IPO的审核,原因系鸿星科技及保荐人国投证券主动撤回申请材料。
       拟IPO企业撤材料原因呈现结构化特征。部分企业因业绩波动触碰财务红线,近三年净利润累计未达新规 “最近3年净利润均为正,且最近3年净利润累计不低于1.5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6000万元,最近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不低于1亿元或营业收入累计不低于10亿元”标准;少数企业暴露内控与信披瑕疵等问题引致审核关注致IPO撤否。更具行业代表性的是一类特殊情形:企业经营基本面稳健,却因与主板 “规模较大、具有行业代表性” 的定位存在差距,选择理性撤回。譬如,于今年2月撤单的安顺控股深耕区域燃气市场,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源于江苏溧阳市地区,报告期内,溧阳市贡献收入占比高达84.30%、84.98%、85%及83.87%。募资投向仍聚焦本地项目,审慎评估后终止申报。烨隆股份亦因未能充分契合主板 “大蓝筹” 定位而被审核问询后,主动撤回材料。
       作为全球第九大石英晶体元器件生产商,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 深耕行业三十载,核心技术贯穿产品全流程,客户覆盖富士康等全球知名企业。2022 至 2024 年累计净利润超 4.6 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累计超 6.5 亿元,盈利质量与行业地位可圈可点。回溯鸿星科技IPO进程,2022年12月申报时,其财务指标、股权规范、内控体系均符合当时上交所主板审核要求;申请获受理后,公司针对监管问询涉及的关联交易、股权诉讼等核心问题,均完成核查与披露并获监管认可,不存在影响上市的实质性障碍。报告期内公司的财务指标与经营状况仍符合2024年4月上交所修订后的主板上市财务指标要求。申报后规则的修订,使公司与主板新定位产生阶段性偏差,这是撤件的核心政策背景。
       针对市场对于撤单与业绩、内控等方面的关切,亦能从鸿星科技的经营数据中得到清晰解答。2023年,受全球消费电子需求疲软、地缘冲突及下游去库存影响,石英晶振行业整体承压,鸿星科技业绩出现阶段性调整,这一波动与泰晶科技等同行企业趋势高度一致,属于行业共性挑战。
       2024年随着产业链去库存完成与电子产业复苏,公司经营显著回暖,营收同比增长4.8%至5.67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26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73亿元,盈利质量与现金流状况同步改善。同时,市场关注的股权诉讼与分红争议也已清晰化解:股权涉诉仅涉及控股股东1.94%权益,不影响实际控制人表决权控制,且已收到不起诉决定;2021-2023年累计分红占净利润比例51.88%,比例未超过 80%,不存在"清仓式”分红的情形,2020年部分分红更以“再投资”注入子公司支持产能,全程合规且贴合发展需求。
       其撤回申请,核心源于主板定位新规的导向升级。新规明确主板服务成熟期大型企业,需具备全国乃至全球市场的竞争优势与行业代表性。从板块定位匹配度来看,石英晶振被誉为“数字电路的心脏”,虽用途广泛、产品附加值高,但市场规模有限,全球体量约在人民币三百亿元左右,并且市场集中度不高。作为深耕石英晶振细分赛道的 “小而美” 企业,鸿星科技虽以 3.08% 的全球市占率稳居行业前十,但规模体量与近期主板过会企业存在阶段性差距,与主板最新定位存在阶段性适配差异。这种差异无关企业质地,实为政策导向与发展周期的正常契合。
注册制下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正构建起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融资生态。鸿星科技等优质企业的战略调整,恰是资本市场精准赋能的生动体现。深厚的行业积淀、持续的研发投入与稳健的经营基本面,构成其穿越周期的核心底气。市场当以理性视角审视此类调整,摒弃短期偏见,聚焦企业长期价值。优质企业的成长从不局限于单一赛道,在定位清晰的资本市场版图中,或终将找到适配的发展舞台,绽放更强劲的增长活力。


 
编辑 | 王宇

相关新闻

  • 2025年全国科普月浙江舟山(定海)主场活动举办 2025年全国科普月浙江舟山(定海)主场活动举办

          近日,2025年全国科普月浙江舟山(定海)主场活动暨浙江省科技馆体系人工智能科普服务集群行动举行。本次活动由浙江省科技馆、中共舟山市委宣传部、舟山市科协、舟山市科技局、舟山市科普联合会、定海区科协联合主办。        活动现场,2025年舟山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认定结果和2025年“科普舟山”优质科普资源征集结果揭晓,2025年舟山市全国科普月重点科普活动公布,定海区海洋生态... [阅读]

  • 第四届全国精细化工大会在哈尔滨举办 第四届全国精细化工大会在哈尔滨举办

            9月28日至30日,由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及《精细化工》编辑部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国精细化工大会在黑龙江哈尔滨举行。次会议以“分子设计开辟新赛道,微化工系统引领智造潮”为主题,汇聚了包括5位两院院士、55位国家杰出人才及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近400名专家学者与业界精英,共同探讨精细化工领域的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势。        大会开幕式上,中国化... [阅读]

  • 第十七届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国际会议(PowerCon2025)在合肥举行 第十七届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国际会议(PowerCon2025)在合肥举行

           9月24日,第十七届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国际会议(PowerCon2025)在安徽合肥开幕。本次会议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主办,国际大电网委员会(CIGRE)中国国家委员会共同主办,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电力与能源分会(IEEE PES)技术支持,围绕“绿色智能安全的新型电力系统”主题,汇聚了全球电力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相关负责人与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探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的关键技术、挑战与未来方向,为推动全球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贡... [阅读]

  • 《2025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发布 《2025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发布

           9月27日,《2025 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以下简称《评价报告》)在北京发布,《评价报告》由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负责发布,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柳卸林担任课题报告组组长,来自高院及科研院所的三十余位一线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围绕相关议题展开交流研讨。        柳卸林对《评价报告》核心内容进行介绍。他指出,2025年...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