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 康  >> 即时快报  >> 查看详情

深耕命门研究 拓展临床应用

来源: 中国产经观察   日期:2025-10-31 12:18:21  点击:87750 
分享:
       深耕命门研究 拓展临床应用
       命门学说是中医原创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指导现代临床难治病的重要理论基础。本文对命门学说研究进行述评,并探讨本专题今后的发展方向,以期为命门学说的理论研究、临床应用、发展路径提供思路与方法。
       传承命门理论精华
        命门本义
        何谓“命”?《说文解字》曰:“命,使也。从口从令。”段玉裁注云“命者,天之令也”,故“命”可理解为大自然规律。何谓“门”?《说文解字》释为“闻也。从二户。象形”,段玉裁注进一步明确其为“外可闻于内,内可闻于外”的门户,即“门”为万物传递能量、信息之通道。 “命门”在中医原创理论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但大部分研究仅停留在对古代文献的引用和解释上,暂未对“命门”本义进行深入剖析。笔者传承“命”和“门”理论精华,融合后世医家研究成果,提出命门本义为“大自然调节万有世界物质、能量、信息之所”;人为万物之灵,人体也应该存在调控生命物质、能量、信息之总枢纽,那就是“命门”。
         命门出处
         “命门”首见于《灵枢·根结》,谓“命门者,目也”,指眼睛与睛明穴。《难经》则将命门作为人体一脏,《难经·三十六难》提出“右肾命门说”,《难经·三十九难》进一步指出“其气与肾通”,奠定了“左肾右命门”的理论基础。 当然,在对“命门”出处的研究中,我们有必要对文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进行深入考证。而且,不能片面强调“命门”的某一功能或属性,而忽略其在不同文献、不同语境、不同时期所呈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免对“命门”的理解和诠释存在偏差或错误。
         命门部位
        《黄帝内经》认为命门为两目或睛明穴,《难经》定位于右肾,《黄庭经》则指向脐与鼻。受道医影响,命门逐渐与“丹田”关联:孙思邈称“玄宫”(命门或丹田)位于两肾中间且与肾气相通;元代医家滑寿首倡“两肾皆命门说”,强调两肾功能的整体性;张景岳、孙一奎、赵献可均认为命门在两肾之间,与内丹理论的“丹田”位置相近;清代医家周省吾言“两肾为主命之门,命门穴在中间”;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明言命门即“丹田”,位于脐下腹内。 此外,明代医家李梴、清代医家程知提出“心包络即命门”;张锡纯将命门与“副肾髓质之分泌素”关联,开创中西医融合研究命门之先河。现代医家则有“内分泌系统说”“脑说”“生殖系统说”与“窦房结说”等,如有医家认为命门属“垂体—甲状腺—肾上腺—性腺轴分泌系统”;有医家主张“命门为脑”;有医家认为命门是“生殖系统”;还有医家视“窦房结”为命门。 综上,命门部位见仁见智,从解剖学角度看,命门尚无明确对应结构,较难通过解剖手段精确定位。据笔者浅见,“命门”一分为二,“上命门”位于两目所汇之印堂;“下命门”则位于脐下腹内、两肾之间,前为神阙穴,后为命门穴,左右为两肾。
        命门功能
        命门的核心功能包括藏精舍神、维系元气、主宰生殖、抵御邪气等。 命门藏精舍神。《难经·三十六难》言:“命门者,诸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张景岳亦指出“命门为精血之海”。命门内藏先天元精、元气、元神,为调控“精—气—神”之总枢纽。 命门维系元气。元气以先天元精为基础,赖后天水谷精气之充养,为生命原动力。命门乃先天之本,内藏元阴元阳,化生五脏六腑,五脏六腑代替命门司职。命门维系元气,实为“藏精舍神”功能之延伸。 命门主宰生殖。《难经》“男子藏精,女子系胞”与《黄庭经》“生殖之神”的论述,均彰显命门对生殖之主导作用。命门火旺则生殖机能旺盛,命门火衰则生殖机能减退。 命门抵御邪气。《灵枢·营卫生会》载“卫出于下焦”,结合《难经》命门为“守邪之神”可知,卫气剽疾滑利的阳热之性根于命门元气之动性,即命门元气盛衰决定卫气强弱。 在现代研究中,有医家提出命门为“生命调控中心”;有医家认为其是“生命调控中枢”;有医家提出“命门动静观”;有医家将其与植物神经功能关联;有医家发现其功能与多能干细胞特性相似。目前,关于命门功能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分析上,实证研究相对较少,较难对命门作用机制进行深入探索,导致对命门功能的理解和应用存在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此外,命门功能研究涉及多学科、多领域,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有待加强。
        创新命门临床应用
        命门调治法则 《神农本草经》记载了阳起石、附子与鹿茸等调治命门药物;《伤寒杂病论》记载了调补命门的金匮肾气丸。虽然,“调补命门”在当时的医学典籍中并未明言,但实践表明,这些方药都是调补命门方药的起源,也为后世医家带来启发。从命门论治内伤杂病和外感热病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温补元阳。“人活一口气”,这口气就是阳气;阳气根于元阳,元阳(真火)藏于命门。清代陈士铎(命门研究集大成者)认为,十二经得命门真火始能生化,若命门火衰则供给十二经之火匮乏,生化失权,故生诸疾。因此,命门元阳宜温补,可用附子、肉桂、肉苁蓉等药,可选金匮肾气丸、附子理中丸、右归丸等方。
        二是滋养元阴。命门水火被温补派医家称为先天水火,两者阴阳互根互用。张景岳创“水火命门说”,认为“阴无阳不生,阳无阴不成,而阴阳之气,本同一体”,他基于真阴(元阴)藏于命门,创制左归丸和右归丸,均重用熟地黄以滋补真阴(元阴)。赵献可多从真水(元阴)、真火(元阳)不足论治各类内伤杂病,临床善用六味地黄丸与金匮肾气丸滋补命门。 此外,先哲还拓展出两类特色用药以调补命门:一是重视运用“血肉有情之品”,如龟甲、鳖甲、阿胶等;二是灵活使用“柔剂阳药”,如山茱萸、肉苁蓉、五味子等。 命门临床应用 近现代学者结合实践创新,拓展了命门学说的临床应用范围,尤其在难治病中展现出独特价值,下面将以治疗恶性肿瘤、内分泌疾病和生殖系统疾病为示范。 “温补真火,兼滋养真水”治疗恶性肿瘤 笔者认为,在自然界,阴寒潮湿之处,易生蘑菇;阳光普照之地,蘑菇难长。人之体质,犹如地之土壤,“肿瘤”犹如“蘑菇”,命门火衰,阳气虚弱,肿瘤易生;道法自然,在临证中,宜将“温补真火”贯穿于治疗始终,使得命门火旺,阳气得充,积阴得散,肿瘤得消。笔者临证基于“温补真火”让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期不足1年)4年无复发、未分化肉瘤患者(生存期不足2年)7年无复发,而且上述患者生活如常人。 此外,有医家以“补命门之火”为主,自拟三味生火丹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有医家以调节命门水火方治疗恶性胸腹水;有医家从“命门—肾阳—天癸”框架探讨卵巢癌病机;有医家认为肿瘤与相火妄动相关,治以引火归元、养阴制火;还有医家提出癌症因命门不能封堵奇邪而生,治需固封命门。
       “温补真阳,兼滋养真阴”治疗内分泌疾病 “肾—命门—三焦系统”是内分泌调节的轴心。笔者在《命门学说理论研究与临床发微》中明确提出,糖尿病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内分泌疾病之核心病机为真阳虚弱,当以“温补真阳”为要。此外,有医家认为火衰寒凝是糖尿病根本病因,投温里散寒药而收效;有医家认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以肾精不足、命门火衰为本,治重补益肾精、阴中求阳;还有医家以“肾—命门—三焦气化”学说指导糖尿病肾病治疗,强调培补真阴、温阳化气。
        在临床实践中,医者所采取的一切治疗手段,其根本目的均在于激活并调动机体的自稳、自疗与自愈系统,即开启命门系统。由此观之,个体自身才是其健康维护与疾病康复的核心主体。 命门系统作为中医原创理论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中医认识疾病之“门径”,也是中医学守正传承、融合创新、原创发展之“命门”。当前命门系统研究仍存在理论争议、实证不足、应用局限等问题,未来可从三个方面突破。 深化理论研究,构建命门系统公共知识库 要进一步加强命门系统的理论研究,深入探究命门的内涵、部位、功能等基本问题。借鉴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系统生物学等角度,探索命门生物学机制,揭示其本质特征。同时,应加强命门系统与其他中医理论的交叉融合,形成更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在此过程中,我们应建立可共享、可完善、可推广的“命门系统公共知识库”,推动命门研究的“系统化”和“实用化”。 拓展临床应用,重构命门系统诊疗体系 命门系统临床应用范围有待拓展,可以“搁置理论争议,面向临床应用,强化协同研究”为宗旨,将命门系统应用到更多疾病中,尤其是慢性病、老年病和传染病中,发挥其独特优势。其一,要明确命门系统诊疗原则,可以概括为“临证三要”,一要“守命门”,明阴阳盛衰;二要“辨病机”,重识机论治;三要“崇合治”,收协同之效。其二,要完善命门系统治疗方法,包括中药、针刺、艾灸等,助力提高临床疗效。其三,要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命门系统评价体系,包括临床疗效评价指标和患者满意度评价指标等。 设立专项基金,开展命门系统科学研究 为了更有效地推动命门系统的科学研究、集中优势资源解决关键科学问题,并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设立专项基金尤为重要。通过专项基金支持,对命门原创理论进行深入研究,有望产出原创成果。其一,多渠道筹集专项基金,可来源于国家财政、企业捐赠、社会筹款等,重点资助原创性、前瞻性、实用性项目。其二,要鼓励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科研合作,形成研究合力,设立联合攻关项目,支持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协同研究。其三,要通过举办科普讲座、原创成果展览等形式,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渠道,向公众普及命门系统相关知识,提升命门系统的影响力、传播力和服务力。同时,希望依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三甲医院等优质资源建立研究基地,逐步构建“命门系统协同研究网络”,为命门系统的深入研究提供有力的平台支撑。(林明欣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编辑 | 王宇

相关文章

  • 2025年山东省创新方法与创新应用大赛(企业创新方法专项赛)收官 2025年山东省创新方法与创新应用大赛(企业创新方法专项赛)收官

           由山东省科协、山东省科技厅、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山东省国资委联合主办的2025年山东省创新方法与创新应用大赛(企业创新方法专项赛),于10月20日至21日在山东省滨州邹平市举办。来自全省的90支代表队参加决赛,省科协副主席张波,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国资委主办单位有关人员出席活动。         山东省创新方法与创新应用大赛,是在原山东省创新方法大赛基础上,增加“科... [阅读]

  • “浙里AI+”“科学咖啡馆”浙江永康专场活动举办 “浙里AI+”“科学咖啡馆”浙江永康专场活动举办

           10月11日,由浙江省金华市科协指导、浙江省永康市科协主办的“AI 时代医外科产业发展之前瞻——‘浙里AI+’‘科学咖啡馆’永康专场” 活动举行,永康市科协常委、医疗界人士和企业家代表共80余人参加活动。        此次活动搭建“临床专家-工程师-企业家”三方对话平台... [阅读]

  • 华东地区基层科技志愿服务能力提升交流活动在浙江德清举办 华东地区基层科技志愿服务能力提升交流活动在浙江德清举办

           10月13—15日,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浙江省科协举办华东地区基层科技志愿服务能力提升交流活动。本次活动汇聚华东五省一市(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60余名科技志愿服务组织负责人,通过专题辅导、经验分享与实地践学,深入交流科技志愿服务融入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        14日,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科学文化处副处长李凤娇解读了国家层面对科技志愿服务工作的最新部署与发展... [阅读]

  • 北京市科协举办2025年秋季学期首场名师大讲堂 北京市科协举办2025年秋季学期首场名师大讲堂

            9月8日,2025年秋季学期首场名师大讲堂暨2025年北京市全国科普月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专场活动在北京市委党校举办。北京市科协荣誉主席、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刘德培受邀作主题为“健康促进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专题辅导。        此次专场活动由北京市科协与北京市委党校联合举办,共设1个主会场和1个分会场。北京市委党校主体班全体学员及教职工、研究生代表约300人现场聆听讲座,1...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