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5日电 题:连续第三年全球第一!我国创新动力强劲
新华社记者宋晨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近日在香港发布《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百强创新集群,我国以24个集群数量继续位列全球第一。在国家知识产权局5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数据背后的创新“硬实力”。
“全球百强创新集群排名中,我国共有24个集群上榜,数量连续第三年位居全球第一。”国家知识产权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室副主任杜玉说,前十位的创新集群中,我国占据三席,分别排名第一、第四和第六位。
杜玉表示,我国能够取得这份亮眼的成绩单,得益于国家对创新的高度重视、创新投入的持续增长、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的日益优化,以及各类主体创新能力的提升——
首先是不断增长的创新投入。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突破3.6万亿元,同比增长8.3%,投入总量稳居世界第二,投入强度达2.68%,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
同时,创新能力也在不断加强。截至2025年6月,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总量达501万件,其中,国内拥有有效发明专利的企业达52.4万家,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数量达372.7万件,企业创新主体作用进一步凸显。
特别是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高校和科研机构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加快推进专利转化运用,专利转让许可备案次数累计达12.7万次,一批高价值专利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场景中加速落地。
此外,我国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日益完善,保护体系更加健全,2024年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达82.36分,再创历史新高。
杜玉介绍,自2017年以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每年对全球经济体的顶层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主要根据通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专利合作条约》(PCT)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量、科学论文发表量,以及今年新增的风险资本交易量三项指标来进行创新集群的排名,确定全球最活跃的科技活动聚集地区。
“我国上榜的这些创新集群,在推动创新与产业融合、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龙头作用,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引擎,构成了国家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支柱。”杜玉说。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在“榜单”上首次名列榜首。杜玉介绍,以该创新集群所在的粤港澳大湾区为例,2024年,三地发明专利授权量共计11.3万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1.9万件。
今年前六个月,三地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已超1万件,同比增长了30.7%,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这里活跃的创新生态也吸引了大量高科技企业和高素质人才汇聚,为区域创新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此次选择在香港发布世界百强创新集群排名,充分体现了粤港澳大湾区在全球的影响力,也再次印证了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快速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杜玉说。
编辑 | 王宇
8月21日,中国科协高层次人才国情考察对接交流会在丹东举行。考察团院士专家与丹东市50余位科技企业代表、有关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聚焦前沿科技转化与区域创新发展,共谋深化合作路径,为丹东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创新动能。 会前,中国科协高层次人才国情考察团深入田间地头、企业生产一线,围绕破技术难点、攻产品难关、促合作创新,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座谈会上,立足丹东禀赋优势与发展需求,院... [阅读]
8月30日,以“科普同心 融合同行”为主题的第十七届海峡两岸科普论坛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 论坛期间,两岸专家就科普创新发展与科普资源应用,科技教育与科普人才培养、生命健康教育与公众健康素养提升等议题,开展了“大科学背景下的科学传播与公民科学素养”“台湾在可持续土建工程与环境美学的科普推广经验”等50多个报告,进行交流... [阅读]
8月23日,由中国科协举办的2025年第六期中国科技会堂论坛在京举行。本期论坛以“氢赋能的高效能源革命”为主题,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主任管晓宏作主题报告。清华大学自动化系长聘教授贾庆山、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徐文渊、西安交通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徐占伯共同参加主旨交流。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中央企业的160余位领导干部出席论坛。 &nb... [阅读]
8月20日, 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桐乡市政府承办的2025全国青少年信息素养大赛总决赛在浙江乌镇举办。本届大赛主题为“科技少年 筑梦未来”,来自全国各地约2.5万余名选手齐聚乌镇,围绕三大领域20个赛道展开比拼,全面展现青少年利用信息技术在智能决策、传感技术、无人机运输等领域的前沿应用和创新思维。 本届总决赛延续“开源、开放、公益、创新&r...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