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至10日,2025中外工程师工程能力提升研修活动(西班牙)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活动以“搭建中西工程桥梁,助力工程能力提升”为主题,旨在搭建工程师交流互鉴平台,交流前沿工程技术和工程项目建设经验,共同提升两国工程师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共筑友谊与专业发展的桥梁。活动由中国工程师联合体主办,山东省科协、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等单位承办,青岛市科协、山东省青年科学家协会协办。
本次研修活动重点邀请了来自中国和西班牙具有海洋领域工程实践经验的近50名优秀工程师参与。活动通过组织报告、技术考察、案例研讨、工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助力工程师突破技术瓶颈,拓展国际视野,共同提升应对复杂工程挑战的能力。
在技术报告环节,活动邀请到山东省科协主席凌文、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李华军、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乔方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项目专家贾斯汀·阿汉汉佐等高层次专家作报告。
与会专家分别围绕工程环境人才培养与国际合作、全球青年科技力量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未来、青年科技人才如何推动海洋科技创新、工程师能力建设创新实践与探索等主题与学员们进行了分享交流,针对海洋工程前沿技术、行业发展趋势以及工程实践中的关键问题展开深入讲解。
为加强研修班学员与各国青年在海洋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研修期间,围绕学员精心打造“与海同行——海洋青年人才的机遇与挑战”活动,邀请学员与来自丹麦、多哥、中国香港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年人才,围绕海洋工程技术领域的前沿发展、海洋的可持续发展、海洋领域青年人才的成长和培养等议题开展了交流分享。
工作坊研讨环节围绕海洋工程建设与安全监测,海洋观测装备在开展海洋生态监测与海洋环境感知方面的工程应用案例和相关工程标准以及卓越工程师队伍培养等方面,由中国海洋大学、齐鲁工业大学海洋技术科学学部(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的专家牵头,进行案例分享,组织中外工程师展开交流,工程师们围绕工程中的技术难点、解决方案等展开热烈讨论,分享研讨结论和心得体会。
在技术考察环节,学员们走进青岛纺织谷、中国海洋大学、海尔工业园、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青岛海水淡化有限公司等进行技术考察。
在工作交流环节,中外工程师们围绕海洋工程领域的技术合作、人才培养、行业发展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
为进一步促进交流、增进情感,活动特别安排了爬山、乒乓球等文体联谊环节。
近年来,山东省科协始终将培育卓越工程师、服务工程技术发展作为重要职责,积极搭建高水平实训赋能和学术交流平台,成立山东省工程师协会,举办山东省工程师大会,组织“科创中国”专利信息创新应用大赛,推荐优秀工程师参评“国家工程师奖”,同时充分拓展国际交流合作渠道,积极与国外科技组织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推动中外工程师在项目合作、技术研发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持续优化工程师成长环境,为山东省工程师队伍建设提供服务和支撑。
编辑 | 王宇
9月8日下午,由山东省科协、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世界青年科学家联合会主办,青岛市科协、山东省青年科学家协会承办的“与海同行——海洋青年人才的机遇与挑战”论坛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 山东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王宇燕出席论坛并致辞。多哥共和国政府秘书长巴穆尼·索莫卢·斯坦尼斯拉斯·巴巴,... [阅读]
9月4日,在首个全国科普月蓬勃开展之际,2025年中国石油学会科普工作交流会在山东青岛召开。本次交流活动由中国石油学会、山东石油学会联合主办,中国石油学会科普咨询部、中国石油学会科学普及教育委员会承办,并得到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胜利油田青岛技术研发中心的大力支持。 本次会议以“新形势下学会科普工作的创新与实践”为主题,来自山东省科协,各分支机构、地方学会、科普教育... [阅读]
8月21日,中国科协高层次人才国情考察对接交流会在丹东举行。考察团院士专家与丹东市50余位科技企业代表、有关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聚焦前沿科技转化与区域创新发展,共谋深化合作路径,为丹东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创新动能。 会前,中国科协高层次人才国情考察团深入田间地头、企业生产一线,围绕破技术难点、攻产品难关、促合作创新,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座谈会上,立足丹东禀赋优势与发展需求,院... [阅读]
8月30日,以“科普同心 融合同行”为主题的第十七届海峡两岸科普论坛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 论坛期间,两岸专家就科普创新发展与科普资源应用,科技教育与科普人才培养、生命健康教育与公众健康素养提升等议题,开展了“大科学背景下的科学传播与公民科学素养”“台湾在可持续土建工程与环境美学的科普推广经验”等50多个报告,进行交流...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