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天津10月20日电 题: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打造农业合作“升级版”
新华社记者马博文
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下称农交会)日前在天津举办。走进农交会的中国—上合组织农业国际合作馆,斯里兰卡参展商阿努拉忙着展示各式红茶。“花香的,果香的,都是斯里兰卡种植的红茶。”他一边介绍,一边递上茶样。
“1995年,我就来到中国,在这里已经生活了30多年。”阿努拉笑着说,“中国是我的第二故乡。”
此次参加农交会,阿努拉不仅希望把斯里兰卡的红茶、香料进一步推广到中国,还希望“把中国的农业技术带回斯里兰卡”。“我们正在探讨将中国的优质水稻种子和温室种植技术引入斯里兰卡中部干旱地区,”阿努拉说,“这将提高产量,还能帮助农民增收。”
阿努拉有个愿望:通过中国的技术与投资,让斯里兰卡的优质农产品走向更多国家。
本届农交会国际展区汇聚了来自五大洲19个国家和地区的66家企业,包括泰国、巴西、意大利、马来西亚、新西兰、乌干达等,展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农业合作成果。
10月17日,观众在展会主宾国泰国展台参观。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今年恰逢中泰建交50周年,泰国受邀成为本届农交会主宾国。展台上,榴莲、青芒果、橡胶制品、创新食品琳琅满目,现场的泰国美食与表演引人驻足。
“今天,泰国和中国的农业合作是多方面的,我们希望向中国学习更多先进的农业技术。”泰国橡胶管理局业务部运营副经理克莱索恩·西素旺说。
“我们借助中国在无人机等领域的先进技术,优化肥料投放,从而提高农产品质量,”西素旺补充道,“我们还培养合作精神,双方都将受益。”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农交会同样是一次扩大“朋友圈”的机会。
广东中荔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连续多年参会,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及地区,构建了集种业研发、种植、加工保鲜、冷链仓储、全球销售和品牌推广的全产业链条。“我们一直在国内外寻找优质产品资源,也寻找全球的合作伙伴。”公司市场总监黎焯锋说。
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粮农治理,与相关国家发布《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农业合作的愿景与行动》,与近90个共建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100余份农渔业合作文件,促进共建国家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通过农交会这一窗口,越来越多合作实践正从展台走向田间、从产品走向产业,成为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打造农业合作“升级版”的缩影。
“农业合作不只是贸易,更是技术、文化的交流。”阿努拉说,“希望能把这份合作的种子,播撒得更远。”
编辑 | 王宇
10月15日,第四届陕西省科协年会重点活动——“科学与中国”院士进校园科普报告会在咸阳启迪中学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作专题报告。 报告会上,侯立安以“健康饮水的奥秘”为题,从健康饮水的概述、我国实现健康饮水面临的挑战、创新引领健康饮水制备新技术及展望三个方面,通过日常真实事例,... [阅读]
2025年9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颁布以来的首个“全国科普月”。中国微生物学会围绕“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夯实科技强国基础”主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科普进校园、进基层等活动。 9月14日至19日,中国微生物学会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主任杨海花,应江西省九江市科协的邀请,受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的委派,带领演讲团4位专家来到九江... [阅读]
9月13日,在北京市科协和北京市科技教育中心(北京市科协党校)的大力支持下,科学家精神舞台剧《碧海壮歌》在北京市密云区青少年宫上演,130余名师生现场观演。 作为北京市密云区首个全国科普月重点活动,《碧海壮歌》是北京市科协开发、北京市科技教育中心(北京市科协党校)制作的由真人出演的科普舞台剧,沉浸式讲述了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为国奉献、服务人民的成长历程,展现了科学家群体的科技... [阅读]
8月11日至17日,由中国化工学会、中国化工教育协会主办,天津大学承办,浙江省天正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冠名赞助的第十九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在天津举办。 本届竞赛以“为某大型化工企业设计一座二甲基亚砜清洁生产的分厂”为设计题目,要求技术符合中国绿色低碳发展要求。自3月启动以来,全国共有479所高校的4337支队伍报名参加本届赛事,参赛人数首次超2万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