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22日电 题:韧性、活力、信心——海外人士解读中国经济“三季报”
新华社记者
中国国家统计局20日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10150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经济运行保持稳中有进态势。
海外人士认为,在各种风险挑战交织背景下,这份成绩单展现出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不仅为实现全年主要目标奠定坚实基础,更以持续向好的基本面和高质量发展的扎实步伐,为世界经济注入确定性与稳定性。
化解压力彰显韧性
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延续稳中有进态势,GDP同比增长5.2%,比上年全年和上年同期分别加快0.2、0.4个百分点。在海外人士看来,这一成绩是在有效应对国内外困难挑战情况下取得的,来之不易,充分彰显中国经济的韧性。
德国不来梅大学经济学教授沃尔弗拉姆·埃尔斯纳认为,中国经济前三季度展现出令人瞩目的稳健性和抗压能力。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冲击,在中国贸易政策和国内经济层面的有效应对下已得到相当程度化解。
“在如此复杂的国际环境下,5.2%的增长率无论以何种标准衡量都是很大的成就。”埃及阿拉伯研究中心顾问阿布·贝克尔·迪卜说,考虑到保护主义政策冲击和欧洲市场需求萎缩等多重外部压力,这一成绩的取得尤其不易。
横向对比看,中国经济增速明显高于多数主要经济体。
英国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前署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约翰·罗斯(中文名:罗思义)表示,从国际维度看,中国经济增速领先于美国和欧盟,继续担当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巴西商业领袖组织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小若泽·里卡多·卢斯表示,中国经济依然保持韧性和活力,展现出强大内生动能。“这得益于中国经济基本面稳定、有效的政策协调和具有活力的国内市场。”
中国在外贸领域的表现同样引人注目。前三季度,货物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增速逐季回升。其中,对东盟、拉美、非洲、中亚等进出口分别增长9.6%、3.9%、19.5%和16.7%,市场多元化成效显现。
荷兰国际集团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宋林表示,尽管受到美国关税政策等外部因素影响,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出口仍表现稳健。这表明,中国正通过深化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贸易联系,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向“新”而行激发动能
“增长数字背后的内涵远比单纯的百分比更值得深入探讨。”几内亚科纳克里大学理工学院科研副院长隆塞尼·特拉奥雷说。在他看来,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质变。
一组数据生动诠释着这场变革:前三季度,中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其中,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产量分别增长29.8%、40.5%、98.0%……这些数字,是中国创新“势能”向经济“动能”不断转化的最佳注脚。
曾在浙江留学的特拉奥雷亲身感受了中国经济的创新活力。他说,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为特征的“新动能”正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更加强劲的驱动力。中国经济前三季度的表现,正是其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生动缩影。
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前沿技术加速迭代,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保持全球第一,无人机、高铁、量子科技等发展全球领先……关于创新的中国故事,正在持续谱写。
“中国技术升级的速度远超经济总量增速。”罗思义说,中国制造业表现尤为突出,且增长动能日益集中于电动汽车、光伏产品、无人机等高附加值领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效显著。
中国经济向“新”而行的背后,是一系列宏观政策的精准发力。从全方位扩大内需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从加大研发投入到推动绿色转型,各项政策协同效应持续显现,不断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肯尼亚国际关系学者卡文斯·阿德希尔认为,在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的背景下实现这样的增长,充分展现了中国通过政策组合拳提升经济韧性的效能。当前发展轨迹表明,中国正以坚定的战略定力,成功推进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
迪卜说:“当其他主要经济体仍在为维持温和增长而苦苦挣扎时,中国正凭借其长远战略眼光、坚定政治决心和卓越适应能力,致力于构建一个更高效、更公平、更可持续的经济模式。”
行稳致远提振信心
基于前三季度5.2%的稳健增长,海外人士普遍认为,中国完全有能力实现全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这将提振全球增长信心,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埃尔斯纳认为,中国有望实现5%左右的全年增长目标。传统产业的现代化改造、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完善的全产业链体系、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以及可靠的能源资源保障,共同构成了中国经济在逆风中稳健前行的重要支撑。
巴基斯坦南方科学和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伊斯兰堡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萨迪娅·海德尔表示,中国贸易伙伴的多元化布局、强劲的工业产出以及高科技产业的蓬勃发展成为实现增长目标的有力保障。与此同时,中国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和政府的扩内需政策,正在为国内消费增长创造新的机遇。
菲律宾“亚洲世纪”战略研究所所长赫尔曼·劳雷尔说,事实证明,中国有能力在压力下开辟新的发展路径。中国经济稳健增长与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振了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的信心。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不可或缺的增长引擎。”克罗地亚经济学家、前经济部长柳博·尤尔契奇说,“没有中国的积极参与,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将难以想象。”
《哈萨克斯坦实业报》总编辑谢里克·科尔茹姆巴耶夫表示,作为全球重要制造业基地和消费市场,中国正在发挥全球经济稳定器的重要作用。对哈萨克斯坦和中亚地区而言,这意味着拥有一个值得信赖的邻居和充满活力的合作伙伴。
葡萄牙葡中工商会秘书长伯纳德表示,中国经济的稳健增长,为合作伙伴注入了信心。中国正迈向更加创新、更可持续的未来,将继续担当可靠的贸易伙伴、重要的投资来源地和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对葡萄牙及葡语国家而言,这意味着要深化与中国伙伴的互利合作、抓住机遇实现共同发展。
编辑 | 王宇
陕西省2025年“学术金秋”主场活动在陕西省咸阳市举办
10月13日,由陕西省科协、省社科联联合主办的陕西省2025年“学术金秋”主场活动暨陕西省野生鸟类保护“学术金秋”主场活动在陕西省咸阳市举办。 主旨报告环节,陕西省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开锋,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博士、高级工程师董荣分别围绕“陕西重点保护鸟类”“‘东方宝石’的... [阅读]
浙江省金华市科协举办第二期2025年新质生产力“科普一日行”活动
近日,由浙江省金华市科协主办的2025年新质生产力“科普一日行”第二期活动举行。本次活动以“检护万家安 年画映匠心”为主题,为参与者带来一场融合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精髓的科普体验。 活动的首站来到了金华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院。进入展厅,孩子们在专业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依次参观了起重机械模拟操作区、大型游乐设施安全体验区、虚拟驾驶叉车体验区和客... [阅读]
浙江省科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习近平文化思想专题学习交流研讨会
9月30日上午,浙江省科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专题学习交流研讨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溯源与实践”理论成果。省科协各党组成员分别作交流发言,机关各部门、各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学习会。 会议指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为我们担负起新时代文化使命提供了... [阅读]
山东省威海市举办2025年全省现代科技馆体系联合行动
9月25日-26日,全省现代科技馆体系联合行动——“同上一堂科学课”主题科普活动暨中小学校长科学教育素养提升活动在山东省威海市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150余名科普工作者、中小学校教育工作者、专家学者齐聚一堂,通过深度交流研讨与沉浸式科普体验,共同探讨科学教育创新发展新路径。活动以线上线下的形式开展,现场300余名师生参加,全省多地中小学同步观看了直播。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