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佛山的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情况如何?
据佛山市卫生健康局通报,8月17日当地新增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45例。近段时间以来,新增确诊病例继续呈持续下降趋势。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所研究员任东升表示,佛山基孔肯雅热疫情从高峰期的每天600多例,稳步下降到每天100例以内,说明前期的防控措施成效进一步巩固。
他表示,目前佛山新增病例呈现散发状态。下一步将采取更精准的防控措施,进一步把疫情控制住。
问题二:佛山收治的基孔肯雅热患者情况怎样?
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主任陈志海介绍,基孔肯雅热主要有3大症状:发热、皮疹、关节痛,持续时间并不相同。
他表示,最需要关注的是关节痛,主要是一些小关节,其中踝关节痛最为常见,也对患者影响最大。
“有的患者早晨起来要下地,脚一踩地,就又坐回床上去了,因为两个脚踝支撑不住。”陈志海说,部分患者出现腰背痛、髋关节痛、膝关节痛等。基本在1周至3周之内就康复了。
目前,佛山已收治几千例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尚未发现有患者留下后遗症。
问题三:患者康复需要注意什么?
陈志海说,佛山的患者中,有部分90多岁以上的老年人,由于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需要格外关注。
根据目前研究结果,基孔肯雅病毒有至少3种基因型,但只有一种血清型。“这意味着人感染一次后,就会产生针对该血清型的免疫力,基本上就不会再感染第二次。”
除老人和1岁以下婴幼儿之外,有文献资料显示,孕妇如果在分娩之前感染发病,病毒载量很高,新生儿有可能在分娩过程中感染病毒。目前佛山暂未发现类似病例。
问题四:蚊子是否对杀虫剂存在抗药性问题?
近期有研究称,对在广州采集的白纹伊蚊进行基因检测,结果显示相关样本携带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药性突变。
专家表示,蚊子对某种杀虫剂产生抗药性是正常现象,但不能因为蚊子对某几种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就推断对所有杀虫剂存在抗药性。
任东升说,佛山已采取针对措施,目前使用的杀虫剂做过药效评价实验,证实是有效的。
问题五:蚊子在多长时间内具有传染性?
专家介绍,蚊虫叮咬了一个基孔肯雅热感染者之后,病毒会在蚊子体内经过1周左右的外潜伏期,蚊子就具有了传毒功能,蚊子会一直携带病毒直到死亡。
广东环境条件比较适合蚊虫生存,成蚊可以存活1至2个月甚至更长。因此,杀灭成蚊是防控疫情的关键措施。
任东升说,目前还未见到基孔肯雅病毒经蚊子传代后传播的可靠证据。
问题六:全国对基孔肯雅热风险如何管控?
近期发布的《基孔肯雅热防控技术指南(2025年版)》将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基孔肯雅热流行风险由高到低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地区。
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都是通过伊蚊进行传播,在传播风险上具有相似性。此次划分的Ⅰ类地区指媒介伊蚊活跃期较长、既往报告登革热本地病例较多、聚集性疫情发生风险相对较高的6个省份,包括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
任东升说,不同等级的风险地区划分,并不代表当地基孔肯雅热疫情实际发生的情况,而是根据当地伊蚊的活动周期和既往登革热的病例数量来划分的。
编辑 | 王宇
8月10日至11日,由中国化工学会主办、天津大学承办的2025 AIChE Chem-E-Car亚太地区友谊赛®暨第九届中国大学生Chem-E-Car竞赛®在天津举办。本次赛事汇聚了37支国内外队伍同台竞技,包括33支国内高校代表队及印度尼西亚3支、马来西亚1支国际代表队。 视频与海报竞赛环节中,各参赛队通过创意视频和科研海报展示小车设计理念。竞赛专家委员... [阅读]
8月7日上午,以“新时代中国能源、材料与化工前沿和产业创新发展”为主题的2025中国化工学会能源、材料与化工学术会议在甘肃兰州召开。 会议由中国化工学会、中国石油炼油化工和新材料分公司主办,中国石油化工研究院、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兰州大学、常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联合承办,包括15名院士在内的5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金城兰州,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产业深度发展... [阅读]
8月2日,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主办,CAAI 会员服务工委会、CAAI 自主无人系统专委会、CAAI 智能农业专委会、CAAI 元宇宙技术专委会承办,安徽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蚂蚁集团、合肥工业大学支持的CAAI 智慧党建论坛:2025第三届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高峰论坛在安徽合肥举办,吸引线下线上362万人次参会。 本届高峰论坛成功搭建“党... [阅读]
8月1日,中国科协“科创中国”服务团福州高新区行暨第二十三届福州市科协年会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福建省科协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林学理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微循环学会理事长詹启敏,福建省大数据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文洋,福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一级巡视员雷成财出席会议。 活动现场,中国微循环学会与福州高新区管委会、福州科技馆签署合作协议,&ld...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