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 讯  >> 24小时新闻  >> 查看详情

“科技变量”如何变为强劲动能

来源: 人民网   日期:2025-08-11 08:09:57  点击:773 
分享:
“科技变量”如何变为强劲动能(人民观点) ——安徽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观察

       搭建平台、健全体制机制,扎实推进深度融合,新质生产力对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更为强劲

  从更大视野看,应善用市场化的方式,激发各类要素资源活力

  科技创新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关键就在于“形成‘乔木’参天、‘灌木’茁壮、‘苗木’葱郁的创新生态”

  

  百年变局重塑全球格局,科技创新是关键变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要打头阵。

  “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党中央高瞻远瞩、布局落子。

  “安徽的科技创新,可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每一次来都看到新的飞跃、新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蕴含着国家向前发展的秘诀。

  “科技变量”,如何变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最大增量”?安徽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践,提供了一个方法论视角。

  看“融合”。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法。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迫切要求融合发展汽车产业、交通产业、人工智能产业、能源产业。

  “合工大—蔚来创新研究院”瞄准智能电动汽车的前瞻性技术等开展攻关;超80%的研发经费、超90%的省产业创新研究院由企业牵头……

  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强化,领军企业龙头作用充分发挥,有效解决了创新链产业链“相望难相融”的问题。

  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安徽被赋予重要使命。加速供需对接、创新成果转化,“芯屏汽合”“急终生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崛起。“十四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超16%,占规上工业比重达43.6%。

  放眼全国,融合在加速。

  江苏辛巴新材料与南京大学海安高新技术研究院成立研发中心,联合攻关新型光伏玻璃技术,以“先使用后付费”模式加快实现产业化应用。

  内蒙古一机集团在北京、南京、西安建立“人才飞地”,广纳科研人员,“人才在飞地研发,成果回本部转化”。

  中信银行试点推出“科技成果转化贷”,聚焦原始创新能力与产业化潜力,为企业建立信用画像,放款流程提速。

  搭建平台、健全体制机制,扎实推进深度融合,新质生产力对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更为强劲。

  看“有为”。

  市场有效,离不开政府有为、善为。每个产业链,就像一个“朋友圈”。政府要做的,就是让创新主体间加上好友。

  聘“智囊”,邀请18位院士等专家组成汽车战略咨询委员会,通过揭榜挂帅满足企业发展的技术需求。“我参与过很多地方咨询,从来没有哪个地方像安徽一样,出的题目这么多、这么难。”有专家表示。

  牵“红线”,打造开放型汽车生态实验室和汽车创新中心,围绕行业共性问题加大联合攻关力度,促进企业互利共赢。

  从更大视野看,应善用市场化的方式,激发各类要素资源活力。

  安徽科技大市场,累计培养技术经理人3600余人,从实验室“挖宝”,对接产业需求,成就“科技姻缘”。服务企业近3万家次,促成交易金额超1500亿元。

  湖北打造科创供应链平台,让企业找技术像网购一样便捷,截至今年3月已入驻企业约6.6万家,释放科创需求4.7万多项,完成供需匹配1.4万多项。

  辽宁大连实施科技企业梯度培育工程,对重点企业“一企一策”,积极对接创新资源和金融资源,2024年新增雏鹰企业、瞪羚企业超300家。

  “工作中要善于抓‘两头’,一头抓具有重要影响的科技领军企业,支持其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另一头抓专精特新科技型中小企业,帮助其逐步发展壮大”,习近平总书记的精辟概括,揭示了“有为”之道。

  推动各种要素优化配置,“有形之手”成为“赋能之手”。

  看“生态”。

  建成科技强国,一个基本条件就是形成世界一流的创新生态和科研环境。

  科技创新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关键就在于“形成‘乔木’参天、‘灌木’茁壮、‘苗木’葱郁的创新生态”。

  大企业等构成“乔木层”。以“链主”企业为牵引,加大要素共享力度,可以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创新联动。

  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组成“灌木层”。梯度培育细分领域“配套尖兵”,能更高效地推动产业链补短板、强弱项。

  初创企业、孵化器等组成“苗木层”。构建精准化扶持体系,促金融活水滴灌创新沃土,创新的青苗能加快拔节。

  在宏观政策形成合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科研机构有效对接的好环境中,“创新雨林”才能生机勃勃。

  杭州形成“使命牵引—场景驱动—企业主导—资本赋能—政策护航”的创新环境,深圳光明区形成“科研—转化—产业”的全链条孵育模式……从安徽看向全国,无数创新的小生态,叠加形成国家的创新大环境。

  追求卓越的创新生态,孕育一往无前的精气神。

  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最艰难时刻靠的是“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

  历经无数个“大干五十天”的失败与坚持,自主研发出第一台发动机,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深夜拨通妻子电话,相听无言,唯有发动机的强劲轰鸣声。历经一次次弹尽粮绝、迭代转型的极端困苦,奇瑞写就从“几间小草房”到“世界500强”的传奇。

  新时代以来,多少科研工作者矢志不移,多少“小草房”向新而生,走出前人没走过的路,蹚出自主创新的大道。

  当新能源汽车领跑全球,世界见证中国创造,我们无不感怀陈清泉们敢为人先,以“三电”技术突破实现换道超车,引领绿色革命浪潮。

  当中国的战机惊艳世界,无数国人为祖国自豪,莫不感念宋文骢们呕心沥血,以一件件“大国重器”挺起民族的脊梁。

  当DeepSeek横空出世,国际科技巨头惊讶,怎能不让人赞叹无数年轻创新力量奋起,以中国智慧为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开辟新路径。

  新征程上,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度和广度必将进一步拓展。

  (执笔:常晋、徐靖、田先进、罗阳奇)

编辑 | 王宇

相关新闻

  • 中国营养学会2025香港大学生暑期实习活动结束 中国营养学会2025香港大学生暑期实习活动结束

           7月1日至8月1日,中国营养学会组织了为期五周的香港大学生暑期实习活动,这是中国营养学会第二次组织的香港大学生暑期实习活动。        8月1日上午,中国营养学会在京举行了实习活动的结业仪式。中国营养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首都医科大学相关负责人,以及在京实习的香港大学生们、学会秘书处有关人员参加了结业仪式。        在中国营养学会的组... [阅读]

  • 第十一届苏台青少年科技创意创新活动举办 第十一届苏台青少年科技创意创新活动举办

           7月20日,由国台办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江苏省科协主办,江苏省科学传播中心、连云港市徐圩新区管委会等单位承办的第十一届苏台青少年科技创意创新活动在连云港市举办,两地500余名师生热情参与。        活动的重头戏是仿生机器人大赛。现场,Labubu和孙大圣同台竞技,歼-20与长征火箭赛场争雄,哪吒闹海、苏超球赛等造型独特的机器人也令人眼前一亮,这些机器人在竞速、拔河等比赛中同样展现出... [阅读]

  • 第三届纺织科学技术学科未来发展论坛在江苏无锡召开 第三届纺织科学技术学科未来发展论坛在江苏无锡召开

           7月19日,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主办的第三届纺织科学技术学科未来发展论坛在江苏无锡市召开,主题为“面向人民健康的纺织科技创新”。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理事长伏广伟,《纺织学报》编委会主任俞建勇、副主任孙以泽分别为论坛致辞。        香港理工大学讲座教授范金土、江南大学教授蒋高明、青岛大学教授夏延致、复旦大学教授邵正中、青岛大学教授房宽峻分别以“面向主动健康的... [阅读]

  • 生物育种前沿共性技术专题论坛举办 生物育种前沿共性技术专题论坛举办

          7月18日,由中国农学会承办的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生物育种前沿共性技术”专题论坛在北京举办。本次论坛聚焦多个领域生物育种前沿共性技术,探讨生物育种最新研究进展与技术突破。来自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等单位的近70位相关专家学者和青年科研人员参加会议。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高彩霞,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英慧,中国农业科学院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