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周边工作会议4月8日至9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系统总结新时代以来我国周边工作的成就和经验,科学分析形势,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周边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思路举措,强调要聚焦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努力开创周边工作新局面。多位中国驻外使节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践行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坚持命运与共,与周边国家共享机遇、共同发展。
周边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
中央周边工作会议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提出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倡导推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以元首外交为引领,同周边国家深化全方位合作、加强各领域交流、共同维护和平稳定,形成务实高效的周边工作框架,推动周边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中国驻蒙古国大使沈敏娟表示,在习近平总书记战略引领下,中国始终把周边置于外交全局的首要位置,坚持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坚持以自身发展为周边国家带去发展机遇。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10周年。中国已同周边17个国家达成构建命运共同体共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为周边国家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加速度,三大全球倡议在周边国家先行先试,中国方案、中国理念在周边国家深入人心。
中国驻东盟使团团长侯艳琪大使表示,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关心和擘画下,中国东盟关系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睦邻友好和区域合作的典范。近年来,中国东盟战略互信不断增强,双方已经建立60多个合作对话机制,覆盖面广,合作程度深。双方克服了一系列外部风险和挑战,连续5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共建“一带一路”卓有成效,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有望年内签署。与此同时,东盟与中日韩合作日益走深走实,大湄公河次区域各领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在得到全面有效落实。
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韩春霖表示,在习近平总书记擘画引领下,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实现历史性跨越、取得历史性成就。一是打造全面战略伙伴“中亚集群”。中国同所有中亚国家都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共同致力于构建命运共同体。二是创立中国—中亚机制。中国—中亚机制既是加强战略和政策沟通的协调机制,也是推动各领域互利合作的高效平台,对促进地区安全稳定以及繁荣发展,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三是促进上海合作组织大发展。新时代以来,上海合作组织“朋友圈”不断扩大,“含金量”越来越高,各领域务实合作全面推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合作成果。
亲诚惠容实践效果持续显现
从理念到行动,从愿景到现实,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的思想内涵不断丰富,实践效果持续显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有益镜鉴。
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欧阳玉靖表示,2013年中马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与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就共建中马命运共同体达成重要共识。2024年中马两国贸易额达到2120亿美元,同比增长11.4%,双边贸易额占中国—东盟贸易总额的21%。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两国双园”等中马合作旗舰项目顺利推进;一个个中国参与建设的公路、桥梁、港口、码头、水电站等项目在马来西亚铺展开来;两国双边合作扩展到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和高端制造等领域……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突出了中马命运共同体的亮色。
欧阳玉靖说,根据马来西亚2024年民调数据,77%的马来西亚民众对中国持正面看法,友好度达到历史新高;随着中马实施互免签证政策,2024年赴马中国游客达到380万人次,较2023年的166万增长了1倍多;中马两国间直达航班每周达500多班……相知相亲、互学互鉴,增添了中马命运共同体的暖色。
沈敏娟表示,在蒙古国,很多人念念不忘习近平总书记发出的“搭乘中国发展快车”的邀约以及“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等论述。中蒙两国在新冠疫情期间书写了守望相助的佳话,疫情后实现了双边贸易额的快速增长。这是中国和周边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生动写照,也反映了中国的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
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姜再冬表示,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展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的博大天下情怀。10多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和推动下,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不断拓展深化,中国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形成了3000多个合作项目,拉动了近万亿美元的投资。作为共建“一带一路”重要先行先试项目,中巴经济走廊已带动250多亿美元直接投资,创造了23万个就业岗位。这不仅提升了中巴合作的水平,也促进了巴基斯坦的经济社会发展。这些实实在在的成果充分表明,共建“一带一路”是惠及全人类的“幸福路”。
继续开创周边外交新局面
当前我国同周边关系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时期,同时也进入周边格局和世界变局深度联动的重要阶段。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大使表示,当今世界变乱交织,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保持高度的战略定力,坚定稳妥地应对各种挑战,这是我们做好外交工作的最大底气,也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备受尊重、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的根本原因。
韩春霖表示,我们要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对标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任务,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光辉旗帜,继续开创周边外交新局面。
侯艳琪说,中国坚定支持东盟在区域架构中的中心地位,积极推动东盟与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和开放的区域主义,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权益。明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5周年,我们将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系统谋划对东盟方向的工作,推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为服务我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应有贡献,也为我国全面推进现代化进程营造更加友好、更加有利的周边环境。
傅聪表示,面对当前局势,中国多边外交要坚定不移贯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地位,不断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完善,为世界提供更多国际公共产品;坚定不移维护国家正当权益,坚决反制美国在关税问题上的倒行逆施、在高科技领域对中国的无理打压,我们应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形成最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共同抵制美国违反国际贸易规则、破坏国际贸易体系的霸凌行径;坚定不移主持公道正义,坚定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维护国际法权威,坚决反对“强权即公理”。
编辑:王宇
4月2日,2025年第3场“科创湖北”学会专家荆楚行活动在黄石市成功举办。来自省环境生态科学学会联合体的9位专家参加活动。 在对接交流座谈会上,专家围绕黄石市园林绿化现状、口袋公园建设、绿道养护等方面问题,为参会企业及有关部门答疑解惑,并从园林绿化内置文化底蕴、花木品种选择等方面为黄石市园林绿化的低成本维护提供新思路。 &... [阅读]
4月3日,由新疆科协主办的第四期“眼界”讲堂在新疆科协会堂举办。本期讲堂邀请怀柔国家实验室新疆基地常务副主任、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地质勘探首席专家支东明,以“新型举国体制下油气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责任与使命”为主题,为新疆大学、新疆工程学院等90余名高校师生和广大科技爱好者带来专题报告。 在讲座中,支东明围绕新型举国体制的内涵和意义,... [阅读]
3月31日,黑龙江省科协举办新修订《科普法》集中宣讲报告会,邀请中国科普研究所国际合作处处长张志敏作专题辅导报告。黑龙江省纲要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省科协机关及直属各单位、省级学会、高校科协、省科普示范基地、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及科技工作者代表150余人现场参会,13个市(地)设分会场,2000余人线上参会。 张志敏从我国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认识、《科普法》颁布和修订的主要考虑、修... [阅读]
3月22日,河南省材料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大会在河南郑州举行。河南省科协、许昌学院、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城建学院相关负责人等出席大会开幕式。 会议指出,学会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力量。希望省材料学会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四高四争先”,按照省科协相关部署,坚持政治引领,团结引领材料领域广大科技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开展关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