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 讯  >> 24小时新闻  >> 查看详情

大道之行|让"塞尔维亚的骄傲"焕发新生机

来源: 人民网   日期:2025-02-28 08:15:21  点击:794 
分享:

     “习近平主席的亲自关心让我们的钢厂重现生机,更证明塞中铁杆友谊坚不可摧。”河钢集团塞尔维亚钢铁公司首席运营官瓦拉丹·米哈伊洛维奇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2016年4月,河钢集团与塞尔维亚政府签约,收购斯梅戴雷沃钢厂。这座成立于1913年的钢厂,曾被誉为“塞尔维亚的骄傲”。然而由于市场及转型等原因,钢厂一度陷入困境,濒临破产。河钢集团的投资,让5000多名职工保住了工作岗位。2016年12月,钢厂实现全面盈利,连续亏损多年的百年老厂焕发出新生机。

  2016年6月,对塞尔维亚进行国事访问的习近平主席参观了斯梅戴雷沃钢厂。“习近平主席的车队驶入钢厂时,斯梅戴雷沃钢厂工人和家属、当地市民共数千人夹道欢迎。”米哈伊洛维奇回忆说,“那天,我也在欢迎队伍中。我们聚集在现场,挥舞着塞中两国国旗,心情非常激动。对斯梅戴雷沃钢厂和塞尔维亚来说,习近平主席的到来意义重大。”

  参观中,习近平主席关注最多的是民生。习近平主席表示,我们不需要拍胸脯、夸海口,而是要诚恳、严肃地兑现承诺。言必信、行必果。我们承诺的事情,包括引进先进技术、开拓更广阔市场、保障当地就业、惠及广大民生,一定要做到。“习近平主席话音未落,全场响起热烈掌声。”米哈伊洛维奇说。

  在机器轰鸣的热轧车间内,习近平主席不时驻足参观产品,并登上中控室,详细询问工艺环节,了解生产情况。来到员工食堂,习近平主席同工人交流互动。米哈伊洛维奇当时就坐在习近平主席旁边。他指着当年自己的位置向记者说:“我依然清晰记得,习近平主席关心地询问我对项目的看法。我向习近平主席保证,一定竭尽全力,用上所有的知识、技能和努力,让项目取得成功。习近平主席十分赞赏我的态度。这些年来,我也兑现了这份诺言。”

  2024年5月,习近平主席再次对塞尔维亚进行国事访问。访问前,钢厂职工收到了习近平主席饱含深情的复信。此前,钢厂30名塞籍职工代表致信习近平主席,介绍钢厂发展近况及对当地民生改善的重要贡献,表达对习近平主席亲自关心和促成该项目的感激之情。

  米哈伊洛维奇告诉记者:“当得知职工们希望写信给习近平主席后,我全力支持。这封集体创作的信笔触真诚,表达了我们从绝望到重燃希望的巨大转变。”

  在习近平主席国事访问前夕,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馆向钢厂职工代表转交了习近平主席的复信。米哈伊洛维奇表示,习近平主席一直关心着钢厂发展,这让所有塞籍员工十分动容。“聆听复信时,现场不时响起热烈掌声,许多人深情回忆起习近平主席当年参观钢厂的场景。这封复信对我们而言是巨大的激励,我们将继续做好本职工作,继续做塞中友好合作的参与者、见证者和贡献者。”

  习近平主席在与塞方领导人会见时多次关心斯梅戴雷沃钢厂,强调共同打造好这一标志性项目。2016年以来,钢厂累计实现出口创汇约47.7亿欧元,连续多年成为塞尔维亚第一大出口企业。今年2月16日,为表彰河钢集团塞尔维亚钢铁公司在经济活动中的卓越贡献和成果,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亲自颁发“金质功勋奖章”。

  米哈伊洛维奇介绍,钢厂近年来在绿色发展方面取得巨大进展,新烧结厂、加热炉、煤气柜等一批重点工程陆续投产,帮助厂区实现高炉煤气零排放,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我们的环保项目获得了欧盟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组织机构联合颁发的奖励证书。我们的下一个目标是将钢厂建设成欧洲领先的绿色、低碳和智能钢铁企业。”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着眼未来,给渴望实现经济发展的国家带来了希望,斯梅戴雷沃钢厂就是最好的证明。”米哈伊洛维奇说,钢厂的良好发展,是塞中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动实践。中国企业为钢厂带来了领先的技术与管理经验,让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此外,钢厂还为近2000名塞方职工举办15期赴华培训和9期境外培训,一批年轻的技术骨干已经成长起来。“斯梅戴雷沃钢厂是这座城市的龙头企业、经济命脉,钢厂员工和家属加起来有2万多人,相当于斯梅戴雷沃市人口的近1/5。钢厂的快速发展改善了成千上万人的生活,也为斯梅戴雷沃市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米哈伊洛维奇说,这些年来,塞中团队之间相互尊重、增进了解,克服挑战、收获成果,结下深厚友谊。“我们将继续努力创造佳绩,为促进塞尔维亚经济社会发展和巩固塞中铁杆友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王宇

相关新闻

  • 中国流动科技馆国际巡展在尼泊尔开幕 中国流动科技馆国际巡展在尼泊尔开幕

            2025年2月12日,中国流动科技馆尼泊尔国际巡展在位于加德满都的尼泊尔B.P.柯伊拉腊天文馆、气象台和科学博物馆隆重开幕。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的尼方人员有尼泊尔教育与科技部部长比迪雅•巴特拉伊(Bidya Bhattarai)女士,尼泊尔教育与科技部秘书长(分管科技工作)兼尼泊尔BP•柯依拉腊纪念天文馆、天文台和科学博物馆发展委员会主席毕书•巴布•普达塞尼(Bishwo Babu Pudasaini)先... [阅读]

  • 中国作物学会举办作物科学云沙龙 中国作物学会举办作物科学云沙龙

           2月10日,为庆祝第七个“世界豆类日”,中国作物学会食用豆专业委员会、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作物基因资源与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豆类:为农业食品系统带来多样性”作物科学云沙龙。 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宁波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的4位青年科学家分享了食用豆类的最新研究进展。线上线下共计4000余人参加交流。   &... [阅读]

  • 内蒙古自治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年终评议举办 内蒙古自治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年终评议举办

    1月21日,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年终评议举办,内蒙古自治区专家咨询委员会及内蒙古大学相关学科专家15人对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通辽市的39名学员进行了现场评议。 评议期间,各学科专家对学生提交的培养报告、课题报告和文献综述等材料进行了审阅,学员以问辩形式向专家汇报展示全年培养科研成果,专家根据学员提交材料和问辩表现情况,对学员思维能力、研究成果、创新潜质等10余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择优推选出20名优秀学员,并为其颁发图书。 内蒙古自治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 [阅读]

  • 马军院士团队绿色科技成果推介活动在福州举行 马军院士团队绿色科技成果推介活动在福州举行

          1月10日,福建省科协在福州举办马军院士团队绿色科技成果推介活动。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马军,院士团队成员、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中欧膜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张瑛洁出席。福建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游建胜出席并致辞,省科协副主席蒋柱武主持活动。          活动中,马军作题为“面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城乡绿色低碳技术研究与实践”的主旨报告,针对我国碳...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