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2月1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适应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进程,不断推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取得新进展。
中国之声系列报道《幸福牵挂》2月1日推出《“一老一小”系民心 一枝一叶总关情》。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儿童福利院,特教老师杨巧格正在辅导孩子们的寒假作业。回忆起201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的场景,杨巧格记忆犹新。
杨巧格:总书记跟孩子们一起互动,还看了我们表演的手语(节目)《感恩的心》,太难忘了。
习近平总书记动情地说,对儿童特别是孤儿和残疾儿童,全社会都要有仁爱之心、关爱之情,共同努力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习近平:希望福利院的孩子和祖国其他孩子一样健康生活、幸福成长。我向福利院所有职工致以新春祝福。你们的工作很辛苦,但是你们的工作非常有意义。
十一年来,这里逐渐构建起集“养育、治疗、康复、教育、安置、培训”为一体的儿童福利保障模式,孩子们从曾经无依无靠的种子,逐渐长大、绽放成为快乐的花朵。
呼和浩特市儿童福利院院长米红瑞:特殊孩子从养育一直到走向社会、回归家庭,全过程所需要提供的服务,我们都要去逐一实现,让生活在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也能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一老一小”牵动万千家庭,关乎民生福祉。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心里,“一老一小”始终是深情的牵挂。
正值中午,甘肃兰州市城关区的“虚拟养老院”的养老餐厅里,居住在附近的老人们正在用餐。张克俭老人说,大家步行十多分钟就能到这里,吃得还经济实惠。
张克俭:每天的饭菜都有营养搭配,我们自己掏8元,吃得也比较舒服。
2013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家“虚拟养老院”的养老餐厅,详细了解“虚拟养老院”的运行情况,还帮就餐的老人端来一盘热气腾腾的饭菜。“虚拟养老院”院长秦田田说,除了物美价廉的养老餐厅,这家“没有围墙、没有床位”的养老院,更多服务在“云端”。
秦田田:以前的一部热线电话升级为调度指挥平台,跟进了质量管理、医养结合、教育培训、志愿服务和老年产品展示厅为一体的“一厅六中心”服务新机制,服务半径一刻钟,将服务送到老年人的身边、床边和家边。
这家“虚拟养老院”还依托智慧养老网络,将专业的照护服务向家庭延伸。谈起这“家门口”的幸福,大家赞不绝口,老人们还作了一首小诗。
养老院中的老人:荤素搭配全,健康怀中抱;活个一百岁,只当伸懒腰。为他们的服务点个赞!
老年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既要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又要老有所为,是很多老年人的心愿。
在福建福州市社会福利院,几位老人正和福利院的护理人员一起,在活动室里剪着窗花。不一会儿,一条栩栩如生的鱼在85岁的刘小兰老人手中铺展开来。
刘小兰:(鱼)象征年年有余,我们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我们这边的精神文化生活非常充实,就像家一样,很温暖。
在这里生活的7年里,最让刘小兰难忘的还是2023年春节前夕,在视频连线中与习近平总书记对话的场景。
习近平:老人们在这里生活,大家觉得日子过得好不好呀?
刘小兰:我们老人在这里生活过得很好,请您放心!
过得好,不仅是“医养结合”生活得好,更是发挥余热带来的获得感。这两年,福州市社会福利院组建了“别样红”志愿服务队,以老党员和身体还健朗的热心老人为主力,提供“银龄互助”。
福利院院长甘蔚铭:让老人的精神生活丰富起来,让他们的力量充实我们的社工力量。要让老人脸上有笑容,这个是我们的主要目标。
春节期间,围坐在一起剪纸成为院里老人们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刘小兰说,这是因为视频连线中,老人们就是拿出亲手制作的剪纸“福”字,向总书记献上真诚的祝福。而总书记的温暖话语,成为大家最珍贵的记忆。
习近平:一定要让老年人有一个幸福的晚年,能够开开心心过好生活。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一个社会幸福不幸福,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
编辑:王宇
1月21日,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年终评议举办,内蒙古自治区专家咨询委员会及内蒙古大学相关学科专家15人对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通辽市的39名学员进行了现场评议。 评议期间,各学科专家对学生提交的培养报告、课题报告和文献综述等材料进行了审阅,学员以问辩形式向专家汇报展示全年培养科研成果,专家根据学员提交材料和问辩表现情况,对学员思维能力、研究成果、创新潜质等10余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择优推选出20名优秀学员,并为其颁发图书。 内蒙古自治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 [阅读]
1月10日,福建省科协在福州举办马军院士团队绿色科技成果推介活动。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马军,院士团队成员、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中欧膜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张瑛洁出席。福建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游建胜出席并致辞,省科协副主席蒋柱武主持活动。 活动中,马军作题为“面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城乡绿色低碳技术研究与实践”的主旨报告,针对我国碳... [阅读]
1月9日,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在京会见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主席维斯特勒和德国国家科学院院长豪格一行,就推动中德科技人文交流合作深入交换意见。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兼国际合作部部长罗晖陪同会见。 万钢对维斯特勒及豪格一行来访表示欢迎。他介绍了中国在推动经济社会低碳绿色转型、新能源汽车发展、鼓励创新创业、推动开放合作等方面的政策和实践。他指出,中国科协作为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积极促进学术交流,开展高质量科普服务,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合作,希望未来进一步推动中德两国科技组织和科学家之间的... [阅读]
12月23日,“殊方同致 数铸文明”展览启幕暨“刘徽星”命名仪式活动在中国科学技术馆成功举办。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进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政府党组成员、山东省科协主席凌文,中国科协、中国科技馆、山东省科协、滨州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等主办单位代表,各鸣谢单位代表,以及科学家、科技工作者、科普同仁和高校师生代表等出席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度挖掘中国科学文化内涵,彰显数学在塑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