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 讯  >> 24小时新闻  >> 查看详情

各地各部门多措并举确保春节假期返程平安有序

来源: 新华网   日期:2025-02-03 11:30:30  点击:961 
分享:

       新华社北京2月2日电 题:雨雪无阻 全力护航归途——各地各部门多措并举确保春节假期返程平安有序

  新华社记者

  春节假期已进入后半段,目前我国自北向南正经历较大范围雨雪天气。同时,正值假期返程高峰,各地各部门雨雪无阻,全力以赴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返程平安有序。

  来自2025年综合运输春运工作专班预测数据显示,自1月14日春运首日至2月2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达到48亿人次,与2024年同期相比,总量增长7.2%。春节假期期间,全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快速增加,持续保持高位运行。

  大客流出现的同时还叠加恶劣天气等不确定因素。中央气象台2日发布的春运气象服务专报显示,预计2日14时至3日14时,吉林东北部、湖北西部、重庆东北部等地部分道路受降雪或雨夹雪影响,发生道路湿滑、结冰、积雪的风险较高;江淮西部、江南、华南等地部分道路受降雨影响,发生道路湿滑的风险较高。

  自驾出行是春运期间的主力,预计今年春运自驾出行人数将达到72亿人次。为保障司乘人员平安有序出行,有关部门作出一系列部署。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推动桥梁隧道、急弯陡坡、临水临崖、高速公路出入口和事故多发点段的隐患治理;各地公安交管部门在交通繁忙点设置交警执法站,最大限度把警力、应急处置装备设备投放路面,保障出警更快、处置更及时。

  交通运输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指导各地交通运输部门加强对受暴雪、冻雨、道路结冰等影响路段的运行监测和通行管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取执法车辆带道、压速慢行、限速限量放行等措施。同时,做好可能出现的滞留车辆服务保障,及时提供热水、食品、充电、加油等基本服务保障。

  连日来,铁路返程客流持续攀升,增长态势明显。针对日前多地大范围雨雪天气,各地铁路部门启动应急预案,积极克服恶劣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

  甘肃天水站、天水南站针对因降雪导致部分列车晚点的情况,加密广播频次,及时发布列车正晚点信息,并组织专人对旅客进行解释安抚,引导旅客办理车票退改签;

  呼和浩特、鄂尔多斯、包头等火车站增派人员帮扶老弱病残孕等重点旅客,实时监测候车室温度,并为旅客提供24小时热水;

  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及时清扫客运站站台和进出通道产生的积雪,在进出站通道、台阶、站台等处铺设防滑垫、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增加工作人员做好防护……

  大范围雨雪天气,也给民航安全运输工作带来挑战。

  2月2日清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几辆除冰车来到即将起飞的南航飞机两侧,为飞机喷洒高温除冰液。几分钟后,飞机表面的冰霜被清理干净,飞机开始滑行,准备起飞。

  “航路天气多变,即使起飞时机场没有雨雪天气,但飞机机身仍可能有前序航班飞行中带来的冰霜,所以在起飞前我们必须做好除冰工作。”机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针对可能出现的雨雪天气,大兴机场近300人的除冰作业团队和84台除冰车辆时刻待命,将根据天气情况启动多辆除冰车同步作业模式。

  中国民航局要求民航系统各单位严格遵守冬季运行标准,对恶劣天气可能引起的不符合运行条件等特殊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应对——

  济南机场飞行区内,工作人员实时关注跑道道面状况,出动吹雪车,喷洒除冰液,确保机场处于适航状态;

  合肥机场建立“空轨接驳”服务车辆保障应急预警机制,同时协调合肥客运公司制定冰雪天气车辆保障应急预案,确保旅客出行不受天气影响;

  考虑到因降雪、拥堵等造成旅客晚到机场的情况,石家庄机场加强晚到旅客服务保障工作,在值机柜台、安检处设置“晚到旅客”通道……

  平安在途、顺利抵达,是出行群众共同的期盼。

  针对近期寒潮和大范围雨雪天气形势,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要求相关地区及时发布灾害预警和防灾避险信息,全力防范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大跨度建筑物、温室棚舍易积雪受损,强降雪地区注意加强巡检加固,及时清除积雪结冰;相关海域船舶和人员及时回港避风,出海旅游注意航行安全。

  应急管理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充分发挥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加密分析研判和会商调度,督促重点省份聚焦重点部位、重点时段和重点领域强化安排部署,同时做好值班值守、信息报送和新闻发布等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公安交管部门提醒广大司乘人员,春节假期返程应尽量避开受雨雪冰冻和大雾沙尘等恶劣天气影响的时段、路段,避免不必要的滞留;驾车出行要谨慎驾驶,拉大车距、降低车速、慢打方向、缓踩刹车,减少并线和超车,防止车辆失控侧滑侧翻或追尾。

  相关专家表示,未来10天冷空气活动频繁,有出行计划的公众应做好防寒保暖措施,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最新预报预警信息,同时尽量错峰出行、及早返程;遇到雨雪冰冻天气要慢行车并保持车距,尽量走有车辙的路线,确保出行平安、有序。

编辑:王宇

相关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年终评议举办 内蒙古自治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年终评议举办

    1月21日,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年终评议举办,内蒙古自治区专家咨询委员会及内蒙古大学相关学科专家15人对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通辽市的39名学员进行了现场评议。 评议期间,各学科专家对学生提交的培养报告、课题报告和文献综述等材料进行了审阅,学员以问辩形式向专家汇报展示全年培养科研成果,专家根据学员提交材料和问辩表现情况,对学员思维能力、研究成果、创新潜质等10余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择优推选出20名优秀学员,并为其颁发图书。 内蒙古自治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 [阅读]

  • 马军院士团队绿色科技成果推介活动在福州举行 马军院士团队绿色科技成果推介活动在福州举行

          1月10日,福建省科协在福州举办马军院士团队绿色科技成果推介活动。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马军,院士团队成员、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中欧膜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张瑛洁出席。福建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游建胜出席并致辞,省科协副主席蒋柱武主持活动。          活动中,马军作题为“面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城乡绿色低碳技术研究与实践”的主旨报告,针对我国碳... [阅读]

  • 万钢会见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主席及德国国家科学院院长 万钢会见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主席及德国国家科学院院长

    1月9日,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在京会见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主席维斯特勒和德国国家科学院院长豪格一行,就推动中德科技人文交流合作深入交换意见。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兼国际合作部部长罗晖陪同会见。 万钢对维斯特勒及豪格一行来访表示欢迎。他介绍了中国在推动经济社会低碳绿色转型、新能源汽车发展、鼓励创新创业、推动开放合作等方面的政策和实践。他指出,中国科协作为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积极促进学术交流,开展高质量科普服务,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合作,希望未来进一步推动中德两国科技组织和科学家之间的... [阅读]

  • “殊方同致 数铸文明”展览启幕暨“刘徽星”命名仪式活动在中国科学技术馆成功举办 “殊方同致 数铸文明”展览启幕暨“刘徽星”命名仪式活动在中国科学技术馆成功举办

    12月23日,“殊方同致 数铸文明”展览启幕暨“刘徽星”命名仪式活动在中国科学技术馆成功举办。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进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政府党组成员、山东省科协主席凌文,中国科协、中国科技馆、山东省科协、滨州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等主办单位代表,各鸣谢单位代表,以及科学家、科技工作者、科普同仁和高校师生代表等出席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度挖掘中国科学文化内涵,彰显数学在塑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