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食 药  >> 即时资讯  >> 查看详情

从医药深耕到大健康未来:*ST赛隆迎来转型新叙事

来源: 中国产经观察   日期:2025-10-17 18:28:40  点击:89183 
分享:
       殷惠军履新:专业化治理的信号
       10月11日,*ST赛隆发布公告,任命殷惠军博士为公司董事长。消息一出,立即引发行业内外关注。
        殷惠军博士1971年出生,医学博士、生物学博士后,南开大学特聘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生导师。他曾在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华润医药集团、华润生物医药等科研与产业机构担任要职,既有学术背景,也在大型企业的管理岗位上历练多年。
       在业内看来,这位兼具科研与产业经验的“学者型管理者”加入,意味着*ST赛隆在战略转型关键阶段释放出“强化专业化治理”的信号。
       在公司转型的关键时刻,这样一位“学者型管理者”的到来,意味着治理逻辑的调整。强化专业化背景、提升战略执行力,成为外界最直观的解读。更值得注意的是,*ST赛隆的管理团队整体都带有鲜明的医疗产业基因。非独立董事张光扬,曾在美敦力、强生、迈瑞等跨国巨头任职,熟悉技术和国际市场的运作逻辑。这样的团队构成,使公司天然具备了将产业深耕与跨界探索相结合的可能性。

海南雅亿入主:资源与方向的双重支撑
       在管理层调整之前,资本格局已先行改变。2025年5月,海南雅亿成立并迅速成为公司大股东,其背后包括企通富源、陈展生和雅亿共创科技等股东。资本进入,带来的不仅是资金,更是资源配置的重塑。
过去几年,ST赛隆的股权结构和业务布局曾经历过反复。雅亿的入主被视作一次重新校准:通过资本支持,公司获得更稳的财务保障,同时也获得更明确的战略导向。资本与管理的“双轮”,让ST赛隆有条件在产业转型的窗口期尝试新的路径。

医药积淀:二十余年的根基
       成立于2002年的*ST赛隆,核心业务始终围绕医药展开。公司重点聚焦神经系统、心脑血管、消化系统等重大疾病领域,产品序列涵盖原料药、中间体到制剂。
过去二十余年,公司开发了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阿加曲班注射液、普瑞巴林胶囊等多个品种。这些产品大多切入临床急迫需求,与老龄化和慢病管理的长期趋势高度契合。
这样的积淀不仅让公司拥有稳定的产品线和临床合作网络,也为它提供了进入更广阔健康产业的“立身之本”。任何新的探索,都必须从这一根基出发。

大健康与医保:产业格局的重构
       近几年,大健康产业的增长为医药企业提供了新的舞台。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大健康产业规模已达14.48万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17.4万亿元,到2030年有望突破29万亿元。这一市场已经从单一的“治病”扩展到预防、康复、慢病管理、养老和商业保险,覆盖人们健康生活的全周期。
       与此同时,医保制度改革正在深刻改变行业逻辑。DRG/DIP支付方式逐步推开,支付机制从“按量”转向“按价值”。截至2023年底,超过九成统筹地区已开展改革试点,支付分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真实世界数据被引入疗效评估,药品和服务必须证明价值,才能获得医保体系的支持。
       这意味着,未来的医药企业不仅要提供药品,更要能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帮助降低医疗总成本。药企与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保险之间的边界,正在逐渐模糊。
      在这样的格局下,像*ST赛隆这样拥有长期医药积淀的企业,具备了天然的切入点:它既能在临床端延伸服务,也有机会参与医保支付价值链的重塑。

AI技术支撑:由需求推动的延伸
       在这种产业背景下,*ST赛隆对算力与AI的尝试不再显得突兀。
       药物研发、临床试验、真实世界研究、慢病随访,都在生成庞大的数据。如何存储、计算、分析、验证,已经成为效率和安全的关键因素。公司推出SL-840G4-DC、SL-860G4-DC等AI服务器产品,并在子公司实现收入,正是基于这种需求的延伸。
       技术在这里不是企业转型的“目的地”,而是一种基础能力。它能够为新药研发提供加速工具,为医保支付评估提供数据支撑,也为慢病管理和健康服务平台提供底层保障。换句话说,算力不是让公司变成另一类科技企业,而是让它在大健康产业中拥有更稳固的“基础设施”。

三线融合 共筑未来可能
      把人事调整、资本动作、医药积淀和技术尝试放在一起,似乎能看出一条隐约浮现的路径:医药业务是核心,它决定了公司与临床和科研的深厚连接;大健康产业是外延,负责提供了新的市场方向;技术尝试则像底层支撑,把药品与服务、研发与支付、临床与数据串联起来。而三者如今正在种种迹象中,逐渐显现出的其卓越的生命逻辑。未来,如公司能在真实世界数据平台建设、医保价值评估、慢病管理服务等方面持续探索,它或许有望逐步形成“药品+服务+平台”的雏形,为行业多元化发展贡献又一可能。
       殷惠军的履新、海南雅亿的入主,叠加二十余年的医药积淀,让*ST赛隆在转型的关键时刻既具备资本与治理的支撑,又拥有了算力和技术作为新的尝试工具。这条“三线融合”的路径折射出整个行业的未来共性:在大健康扩张与医保改革的双重推力下,传统药企必须寻找新的增长曲线,而技术成为这一过程中的必备能力。
       *ST赛隆的探索尚处早期,但它至少为行业提供了一个值得观察的样本:医药企业如何在产业周期的切换中,尝试找到与未来同频的新坐标?*ST赛隆正在书写自己的答案。



编辑 | 王宇

相关新闻

  • 2025中国自动化大会举办 2025中国自动化大会举办

           10月10日至12日,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主办,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承办,哈尔滨理工大学协办的2025中国自动化大会(CAC2025)在黑龙江哈尔滨召开。本次大会以“以智赋能 掌控未来”为主题,邀请10位院士与会,3500余名来自学术界和产业界的代表参会,近千万人次在线观看了直播。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杨孟飞,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 [阅读]

  • 2025国家工业软件大会在宁波召开 2025国家工业软件大会在宁波召开

            9月27日至28日,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行业龙头企业等20余家单位联合承办的2025国家工业软件大会在浙江省宁波市召开。本次大会以 “智驱新质”为主题,来自知名高校、研究院所等近千名行业代表现场参加,近100万人次线上参会。        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杨孟飞,宁波市人民政府党组... [阅读]

  • 2025年全国科普月浙江舟山(定海)主场活动举办 2025年全国科普月浙江舟山(定海)主场活动举办

          近日,2025年全国科普月浙江舟山(定海)主场活动暨浙江省科技馆体系人工智能科普服务集群行动举行。本次活动由浙江省科技馆、中共舟山市委宣传部、舟山市科协、舟山市科技局、舟山市科普联合会、定海区科协联合主办。        活动现场,2025年舟山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认定结果和2025年“科普舟山”优质科普资源征集结果揭晓,2025年舟山市全国科普月重点科普活动公布,定海区海洋生态... [阅读]

  • 第四届全国精细化工大会在哈尔滨举办 第四届全国精细化工大会在哈尔滨举办

            9月28日至30日,由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及《精细化工》编辑部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国精细化工大会在黑龙江哈尔滨举行。次会议以“分子设计开辟新赛道,微化工系统引领智造潮”为主题,汇聚了包括5位两院院士、55位国家杰出人才及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近400名专家学者与业界精英,共同探讨精细化工领域的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势。        大会开幕式上,中国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