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至21日,第六届智能焊接与增材制造研究生国际论坛在山西太原举行。论坛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山西省增材制造学会主办,太原理工大学承办,北京工业大学等单位协办。来自国外及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青年学子以及企业代表共200余人参加论坛。
太原理工大学教授王涛分享了“轧制技术的极限化、复合化、智能化探索”的新技术;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杜兵指出了“金属电弧增材制造存在的若干问题及解决方案”的新规划;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教授朱洪涛介绍了“基于深度学习的WAAM增材建模和数字孪生”的新技术;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SING Swee Leong分析了“Creating Plug and Play Approach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新方法;《China Welding》编辑部研究员周珍珍传播了“赋能焊接科技发展,建设一流国际期刊”的新思路;太原理工大学教授胡利方则对“智能焊接与增材制造创新发展”进行了探讨。
论坛设立了七个分会场,围绕工艺与组织性能、材料创新与应用、AI数据驱动焊接与增材制造等主题展开研讨。与会专家和青年学者们积极交流,分享最新研究成果,探讨技术创新与应用。此外,论坛还举办了“研究生创新教育沙龙”和“头脑风暴创意沙龙”两个专题,为青年学子提供了展示创新思维和交流学术观点的平台。
编辑 | 王宇
9月20日,中国地质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会议主题为“科技创新赋能找矿新突破,支撑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与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引领地质行业高质量发展”。云南省副省长郭大进,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学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主席Hassina Mouri视频致辞。 会议指出,地质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 [阅读]
9月19日,2025年岭南科技创新论坛主论坛在广东省广州市举办。本次论坛以“科技赋能 向新自强”为主题,设置了1场主论坛、7场平行论坛,在广州、深圳、东莞、江门同步举行,涵盖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网络安全、新材料、创新医疗器械、智慧视光、传统产业升级等领域,开展超400个高水平学术报告,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报告16场。 广东省科协主要负责人... [阅读]
9月15日,中国宇航学会承办的全国科普月香港站系列活动在香港航天科普教育基地举办。中国科协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贺军科率团现场调研,并与香港师生代表进行亲切交流。 来自香港6所中小学的百余名师生代表共同参与全国科普月活动。师生们通过工作坊形式展示了香港学校在航天科技、人工智能等方面开展的主题科普教育成果。同学们踊跃提问,分享对航天科学的兴趣与憧憬。 &nb... [阅读]
钱学森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唯一获得者。1955年9月17日,他冲破重重阻碍,携家人搭乘“克利夫兰总统号”启程归国,义无反顾投身新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 为纪念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归国七十周年,2025年9月17日,“纪念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