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第十四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进展,国务院参事室党组成员、副主任徐畅,国务院参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戴琼海,中国科协科技创新部、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等相关负责人出席颁奖典礼,并为获奖项目、个人荣誉获得者颁发证书。
第十四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共评出53个项目成果奖,包括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成就奖1项、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贡献奖3项、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9项、吴文俊人工智能技术发明奖8项、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17项、吴文俊人工智能青年科技奖15项。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徐宗本凭借在稀疏信息处理、机器学习、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数学基础等领域取得的系统性与原创性成果,获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成就奖。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张大鹏、重庆师范大学教授王国胤、四川大学教授章毅分获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贡献奖。
由京东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何晓冬等完成的“多模态交互式数字人关键技术及产业应用”获得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刘新旺等完成的“聚类分析的理论、方法及应用”,北京理工大学夏元清等完成的“空间飞行器变结构控制与智能协同理论”,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人机共融技术研究室、天津(滨海)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印二威等完成的“自适应多模态脑机接口理论与方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黄迪等完成的“复杂视觉任务的高效表征学习”,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何向南等完成的“网络用户行为的图建模理论与方法”,获得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王珊珊等完成的“快速高分辨医学成像与智能分析技术的自主创新与转化应用”,深圳技术大学梁永生等完成的“感算控一体化智能视频编解码关键技术与应用”,华南理工大学李远清等完成的“面向意识障碍和高位截瘫患者的脑机接口技术”,清华大学杨华中等完成的“智能无线传感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吴文俊人工智能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哈尔滨工业大学车万翔等完成的“基于大模型的中文智能审校与润色技术及应用”,浙江大学吴飞等完成的“智慧司法智能化支撑平台与示范应用”,天津大学朱鹏飞等完成的“低空智能感知关键技术与应用”,同济大学丁志军等完成的“服务驱动的工业PaaS云平台智能协同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电子科技大学李宏亮等完成的“复杂场景高性能目标检测关键技术与应用”,获得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颁奖典礼上,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的2025第三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正式启幕。同期还举办了智能系统-人工智能校长论坛、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专题论坛、人工智能青年科学家专题论坛、人工智能“青托-优博”交流会和中国具身智能大会等平行活动,邀请多位院士、专家学者和企业精英,探讨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应用和未来发展,分享人工智能最新学术成果、创新难点及发展趋势。
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是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发起主办、依托社会力量设立的科学技术奖,在我国智能科学技术领域享有较高声誉。
编辑:王宇
3月28—29日,2025年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普通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暨第十七届西安普通外科学术会议于陕西西安召开,专委会全体委员、青年委员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同道共1000余人参加会议。中华医学会会长赵玉沛、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会长何振喜、空军军医大学副校长兼教育长王东光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学术研讨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学敏、樊嘉、窦科峰,中国工程院院士范上达... [阅读]
3月29日,由中国科协举办的2025年第二期中国科技会堂论坛在京举行。本期论坛以“从纳赫兹到太赫兹:宇宙探测新窗口”为主题,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宁波大学校长蔡荣根,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学术委员会主任史生才作主题报告。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施勇,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邵立晶参加主旨交流。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中央企业150余位领导干部出席论坛。 &nb... [阅读]
3月28—29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学会主办,江西省遂川县狗牯脑茶叶协会、江西狗牯脑茶业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2025年狗牯脑茶“三茶”统筹高质量发展大会及品鉴交易会在江西遂川举行。会议期间同时举办吉安市茶叶加工职业技能大赛等。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茶叶行业组织、茶叶主管部门、茶企及采购商代表等共计400余人参加会议。 全国知... [阅读]
3月26—28日,中国图书馆学会2025年秘书长联席会议在浙江舟山召开。本次会议以“高质量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科学规划‘十五五’事业发展”为主题,总结部署中国图书馆学会重点工作,专题研讨如何更加充分地发挥学会组织的能动作用,更好地彰显学会组织的责任担当,为图书馆行业改革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nbs... [阅读]